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会圆满召开
2022年1月5日,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国针标委)召开了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副司长(正司级)陈洪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法规与标准处处长张庆谦,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龙会,国针标委秘书处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长景向红,第二届国针标委委员,特邀审查专家,国针标委秘书处工作人员共计58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国针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龙会主持。
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2009年12月成立至今12年来,着力建立健全针灸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制,创建了“三会联动”统一协调、高效运行的针灸标准化运行机制;培养了一批专业造诣深厚、国内外享有盛名的针灸标准化领军人物;开展了60余项各级针灸标准化研究项目;制修订了组成中医药国家标准主体的针灸国家标准39项,结合针灸实际以国际视野研制了针灸团体标准56项;发挥针灸国际标准化工作组织协调职能,主导了现行绝大多数针灸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为我国在针灸国际标准化工作中保持引领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届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5由33个单位的35名委员组成,其中,第一届委员18名,新增委员17名;刘保延任主任委员,杨龙会、余曙光、郭义同志任副主任委员,武晓冬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赵百孝、赵宏、储浩然任副秘书长;秘书处承担单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保延致辞
会上,国针标委、国针标委秘书处承担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领导分别致辞。
刘保延主委在致辞中指出,目前国内外中医药事业发展处于变革时期,中医药学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机;针灸作为中医药之一精华,已经有数千年发展历史,目前已经在19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随着针灸广泛应用,针灸标准化越来越成为针灸安全有效使用的重要支撑。近些年来,在国家标准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支持下,第一届国针标委做出了很大成绩,但离目标还有距离,希望本届国针标委委员,担当起历史责任;他强调,能不能把针灸好的方法、技术、方案变成标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发扬“认真”二字;相信在本届委员和同行的共同努力下,针灸标准化工作将上一个新台阶。未来5年,第二届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进一步加强针灸标准化理论、方法及战略研究,不断提高针灸标准研制质量,大力开展针灸标准的宣传推广和标准化才培养与教育工作,使针灸标准在保障针灸疗效与安全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针标委秘书处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景向红所长回顾了全国针灸标准化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对国针标委一直以来的工作表示了肯定,表示以后还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针灸标准化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法监司张庆谦处长指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贯高度重视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他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一步建设和发展中医药标准化的部署强调了以下三点:一是加强中医药重点领域标准的制修订;二是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制度建设;三是建立并完善中医药标准实施推广机制,强化中医药标准推广、应用和效果评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陈洪俊司长代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对国针标委顺利换届表示祝贺,他在讲话中对第一届国针标委在标准化科研、标准体系建设、关键标准制定、标准实施宣贯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新一届国针标委如何开展好工作,他提出了三点指导性建议:一是贯彻相关文件要求,研究完善针灸标准体系,谋划好针灸领域标准化工作;二是从源头抓起,做好标准实施工作,收集实施反馈信息,形成标准闭环管理,不断促进标准质量提升;三是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加强标委会科学管理,真正做到科学精细管理、公开公平透明、留痕留迹可追溯。
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二届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第二届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细则》《第一届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总结》《第二届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计划》,在圆满完成预定议程后闭幕。
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2022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