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针灸团体标准项目立项论证技术评审会在南京召开
2017年10月22日,由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办、南京中医药大学承办的《实验动物常用腧穴名称与定位编写通则》等五项针灸团体标准项目建议立项论证技术评审会在南京召开,现场会议与电话会议同步融合进行。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喻晓春,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夏有兵,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朱兵,14名标工委委员(参加现场投票和电话投票的委员各7名),特邀针灸实验动物相关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有关负责人与专家,以及会务组工作人员共计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学会标工委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武晓冬主持。
武晓冬秘书长介绍到会委员、专家及参加电话会议委员后,夏有兵副校长与喻晓春主委分别作了会议致辞。
夏有兵副校长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历史及其在20世纪50年代中医教材编写上做出的贡献,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华兴邦教授与南京农业大学宋大鲁教授等合作完成的实验动物针灸穴位的研究历程及意义,并表示南京中医药大学将大力支持实验动物腧穴定位标准的研制工作。
喻晓春主委在致辞中指出,华兴邦教授完成的实验动物针灸穴位定位,自20世界90年代以来在针灸教学及科研中发挥着事实标准的作用。为进一步规范实验动物针灸穴位定位,提高针灸实验水平,2017年中国针灸学会决定启动实验动物针灸穴位定位标准的研制工作。本着尊重原创、尊重知识产权的原则,在实验动物针灸穴位定位标准研制过程中应以华老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补充、修改与完善。此外,他还简要介绍了针灸标准化现状及取得的丰硕成果,希望在实验动物腧穴定位研制中融入现代技术、方法,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武晓冬秘书长汇报了项目建议书征集情况:自2017年8月24日至9月5日共征集到10份项目建议书,经形式审查,6份符合要求的建议书提交会议审议。她还强调了项目建议立项评审要求。
根据该类项目特点,学会标工委邀请针灸实验动物专家与参会委员共同组成评审会专家组。经评审,专家组形成如下现场评审意见:(1)该五项标准具备团体标准的制订需求,制订工作应立足行业需求,面向国际发展;(2)首先应明确动物腧穴定位标准的原则:不能照搬人体腧穴;要充分考虑不同动物的生理、病理和解剖特点,需明确不同动物区别于人体的表面解剖学标志,鉴于上述理由,每个项目组应有解剖学专家、专业的动物学专家加入其工作,以确保该项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3)图形的制作以大体解剖为主,可采用现代图形制作的新技术,应引入形态学专家以及图形制作的专业人员加入;(4)作为某种实验动物的牵头人一定要切实做过该种动物的相关实验,具备该动物的针灸实验经验。(5)本着尊重历史、尊重原创的精神,参会专家一致同意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华兴邦教授在上个世纪创立的实验动物腧穴定位事实标准为基础,制订各个实验动物的腧穴标准;(6)该五项标准的制订工作宜同步启动、分批实施,以确保该系列标准的一致性和协调性;(7)由撰写通则的单位牵头,组织本次投标及相关单位中有能力、有兴趣的专家共同加入制订该“标准的标准”,以便达成统一思路、明确方法,培养人才队伍的目的。
最后,武晓冬秘书长宣读了现场评审意见,并提出按照《中国针灸学会标准管理办法》,参加现场会议和电话会议的委员要对评审项目进行立项投票,参加现场会议的委员将投票单交由秘书处,参加电话会议的委员将投票单拍照后通过微信或电子邮件发送至秘书处。会后,由学会标工委秘书处对委员投票进行统计汇总,并把汇总结果提交至学会标工委。
会议尊重事实、尊重原创,会风务实,圆满地完成各项议程后落下帷幕。
参加现场会议和电话会议的委员
参会委员现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