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4年会召开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12-17 10:38:00 浏览量:708

       20241214日,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按年度工作安排,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针标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4年会会议由国针标委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承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三级调研员陈沛沛,国针标委主任委员刘保延,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国针标委副主任委员杨龙会,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国针标委副主任委员余曙光,国针标委秘书处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长景向红第二届国针标委委员,7项针灸国家标准项目提案成员代表以及国针标委秘书处工作人员共计53人出席了会议。年会杨龙会副主、余曙光副主委分别主持

1734402765079.png

2024年会会场

在开幕式上,国针标委主任委员、国针标委秘书处承担单位领导分别致辞,国针标委秘书处作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报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领导作了《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指导性报告。

 1734402627490.png

                             杨龙会副主主持会议      余曙光副主委主持会议

刘保延主任委员在致辞中指出,针灸标准是推动针灸行业规范发展的技术制度,针灸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是针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本次年会承担了对7项针灸国家标准项目提案的评审任务,希望各位委员发挥专业优势,共同推动针灸标准研制水平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刘保延主任委员致辞

景向红所长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我国对标准化工作的日益重视,针灸标准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进展。针灸标准化、国际化必将推动针灸行业高质量发展,期待标委会在新的政策机遇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1734402708909.png

景向红所长致辞

武晓冬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代表国针标委秘书处向全体委员汇报了国针标委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全体委员就针灸标准化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针灸标准对针灸企业、产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未来应更加关注标准的实施反馈情况,并从全局视角统筹针灸标准的研制格局与工作规划。工作报告获全体委员审议通过。 

陈沛沛调研员作题为《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指导性报告,对行动计划的研制背景、行动目标做出详细介绍:行动计划坚持统筹协调、质量优先、需求导向与应用为本,强调优化中医药标准体系总体布局、加强重点领域中医药标准供给、推动中医药标准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深化中医药标准化创新改革与夯实中医药标准化发展基础等620个重点任务。

 7陈沛沛.jpg

陈沛沛调研员作指导性报告

7项针灸国标项目提案评审会上,武晓冬副主委首先介绍了国标项目提案的立项评审原则与投票方法。7个针灸国家标准项目提案组代表人分别作了各自提案的立项汇报。参会委员对提案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评审意见或建议,经投票表决7项针灸国标项目提案均通过的立项评审。            

刘保延作总结讲话。他对参会委员全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认真评审与讨论对承担单位对针灸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对秘书处在筹备本次会议做出辛勤付出,对项目组对针灸标准项目提案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表示由衷感谢。他指出,未来标委会应围绕《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进一步开展针灸标准化工作,推动针灸标准研制与临床研究协同发展,提升针灸标准的实用性,同时加强标准宣贯与培训,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力培养标准化人才,加速推动我国针灸标准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20241214    

                                                                                                                                                                                                                                                                            

                                                                                            撰稿:丁楠

插图:牟东晓

修改:董国锋

 审定:武晓冬